《史上最强崇祯》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了chongshengle.com
现如今西方已经普及线列遂发火枪还有什么三段击的,据说如果将遂发枪与三段击联合起来效果甚佳,就算火绳枪使用三段击,火力也能强劲且持久,可有此事”
毕懋康和毕懋良二人听到这里就能明显听得出来,崇祯皇帝已经从方才淡然的态度变成了眼下略微激动的神情,应当是对火器的事有所重视。
对他们两兄弟来说,自己钻研了一辈子的火器,如今终于得到当今皇帝和朝廷的重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两人对视一眼,由毕懋康出列道:“启奏陛下,火绳枪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开庆元年的突火枪时期,自那时起,宋人便尝试使用此物,兼以城防,因而屡屡重挫金军。”
“三段击阵列,我大明早已有之,洪武年间,国朝黔宁王沐英平定云南之时,戚帅麾下戚家军都曾使用。”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正要说些什么,这时候却听毕懋康的弟弟毕懋良忽然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三段击战术,实非我朝先例,但也不是西方洋人的先例,早在宋朝,甚至是秦朝时期,我中原就已经有后发射弩战术了”
“陛下,国朝三段击单薄、无力,若想对抗闯军马队甚至清虏骑兵,以臣估算,就算遂发枪,非五到八列所不能抵挡,三段击的成效必然不大”
“若陛下真正重视国朝火器,臣提议,可先改三段击为五段击,若条件成熟,亦可改为七段击乃至八段击,届时仅凭火器之威,我大明便足以让贼虏丧胆”
毕懋康听这话就急了,这弟弟不懂事,怎么能在当朝的皇帝面前说自己国家坏话,三段击当然是大明最先发明的。
当即,毕懋康怒斥道:“胡言乱语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还不快退下和陛下请罪”
“哈哈哈。”
这两兄弟居然在火器方面有分歧,崇祯皇帝也觉得十分有趣,当下是笑着摆摆手,说道:“不必,朕去年诛杀佞臣、复设厂卫,为的就是不再受到蒙蔽,有争论是好事儿啊。”
“你们要记住,只有争论了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解决,解决以后,我大明才会进步。若是都跟鞑清一个样,以骑射为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岂不是固步自封,自取灭亡之举”
毕懋康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当下便是惊为天人,毕懋良好像找到人生知音一般,从此将崇祯视为偶像,两人对视一眼,连忙躬身道:
“陛下圣明”
“火绳枪国朝目前只有边军稍加普及,其余地方上的火绳枪大部分都是老旧不堪大用,卫所匠户月钱不高,毫无铸造之心,所以粗制滥造、拖延不发。”
“这尚且不说,在地方上装备的火绳枪,其余还有不少嘉靖年间第一批仿制的火绳枪。”
“此类火绳枪,动辄熄火、炸膛,战时非但难以对敌人造成杀伤,甚至可能在战前伤到我朝官军,造成军心浮动,这才会屡屡大败于贼军。”
“况且,就算火绳枪的质量上佳,每逢刮大风下大雨时节,便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很难造成应有的效用。臣以为,研制遂发枪取代老旧的火绳枪,已是迫在眉睫”毕懋康说到这里,甚至跪在地上通通的开始磕头,显然是害怕崇祯皇帝忽然退缩,打着死谏的意思。
为安定其心,崇祯皇帝招招手示意他起身,朝身侧说道:“王德化,传朕口谕,命户部先拨银一百万两,用于兵仗局改良国朝军队火器一事。”
说着,崇祯皇帝声音变冷,又道:“此事关系国朝命脉,着东厂、西厂、锦衣卫联合监督,若有人敢从中贪污牟利,主恶处以剥皮实草之刑,夷平十族,从者皆凌迟,诛杀九族,不得有误。”
“奴婢明白,这就亲自去传圣上口谕。”
王德化还是第一次听到崇祯皇帝说出如此严重的刑法,主恶剥皮实草,就连从者都要凌迟。
当下,王德化也明白崇祯皇帝对火器的重视之情,自然也不敢怠慢,躬身说完便是直接出了暖阁。
崇祯皇帝的话底气十足,毫无退缩软弱之意,毕懋康也是听出了这位皇帝对改革火器的决心,激动不已地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毕懋良也没有想到这几年的时间,当今皇帝居然变化如此之大,深感大明中兴有望,跟着毕懋康是叩拜不已。
“不必拘礼。”
崇祯皇帝用眼色示意一旁的太监、宫女将这两个人拉起来,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
“宣旨吧。”
一旁司礼太监面色严肃的不像话,尖着嗓子喊道:“毕懋康、毕懋良二人听旨。”
两人赶紧趴在地上,怀着激动万分的心情喊道:“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经察,毕懋康、毕懋良二人器局一事确系伪造、受人构陷,主恶现已伏诛,着即官复原职,分列兵仗局正副局长。又,局长毕懋康忠贞任事,进少师,赏内帑银五百,副局长毕懋良勇于执言,加太子太保,赏内帑银三百。
望你等二人仍能尽忠职守,为国出力,为皇家效力。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感谢雪vv梅600币、北冥之中的鱼500币、永恒殒鸩600币、传奇的老米100币、爱掩饰600币的打赏支持,还有大家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关心,石头昨晚到酒店休息一夜,最近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就会恢复正常更新了
第一百七十章:开张
从暖阁出来以后,毕懋康和毕懋良觉得整个世界都美好了。
两个人边走边聊,忽然间,就连一旁满脸微笑站在那等着要份子钱的太监都没有那么锱铢必较,变得和蔼可亲了,门口的侍卫虽然五大三粗的,但看起来个个都是好人,外头的百姓虽然面容黝黑,但看样子也都知书达礼,真是超喜欢这里的。
宋应星在工仗局按部就班,喊着“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立志要把碎石路铺满北京城。
毕懋康和毕懋良两人也不没闲着,他们回自己原来那小破房子了,先是去崇祯皇帝拨给他俩的大宅子看了一眼,和里面朝廷派过来的几个丫鬟和管家交谈几句,这才是慢悠悠的奔着兵仗局衙门去了。
第二天,重新启用二毕主事兵仗局研发燧发枪的事儿在报纸上一下子就传遍了北京城。
虽说在嘉靖和天启年朝廷也有仿制火枪,但那规模不算很大,朝廷虽然重视,但也没到关系国本的地步。
这次不一样了,从传出来的消息看,崇祯皇帝是已经把火器发展和大明危亡放在同等地位来看了。
很多人这就不明白了,火器而已,有这么重要吗,至于到这种地步
这刚过完年才多久,朝廷又搞出这么多大事小情,上一件事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下一件便是紧跟着到了,首先就是这叫报纸的东西。
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很多人听过塘报、邸报什么的,但那一向都是朝廷上文官武将和皇帝专用的,什么时候轮到咱们这些泥腿子看了。
很多人对报纸和大明皇家报社这些个新名词虽然不怎么懂,但也都有各自的理解。
比如一般的泥腿子们,听到报纸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是平时朝廷用来传信的邸报和塘报,再比如士子们,一下子就能明白这大明皇家报社是天子钦定的合法宣传机构,说白了,专门用来和神圣的复社抬杠的。
大明皇家报社一设立,官方的报纸有了,自然下一步就是要出台相关的文书和律令。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到了那时,士子们这所谓复社、云间书社什么的,一下子就变成民间私办的违法传销机构了,迟早都是要当成贩毒窝点打击掉的。
然后这还没完,听见皇家报社没多久,就看见到处都有衙门的人再叮叮咚咚的修路,甚至于为了修路,衙门出动差役将整条街清空的事儿也有。
许多人在京城待这些年了,这回事儿还是头一遭碰见,修路的规模空前的大,许多读书人据此大做文章,说这又是劳民伤财却屁用没有的政策。
又说修路将北京城修的鸡飞狗跳,造成了大规模轰动和骚乱,超过半数的商铺由于没有顾客而面临歇业关门的风险,gd每天都在下滑。
这再一次让崇祯领略到了键盘侠们嘴皮子上的功夫到底是有多厉害。
鸡飞狗跳可能是有,因为修路要临时将一整条街封闭,但最多一次只是一两条街,离整个北京城还差的远。
至于北京城超过半数的商铺关门这种说法则更离谱,因修路叫停之后,大部分商人都会选择到新开放的集市去卖,影响其实也不是很大。
宋应星修路并不是整个北京城一块儿修,他也不傻,那自然是要一块一块的来。
腿一万步说,就算想那么修,那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才行
要是以前,崇祯除了杀以外,可能还真对这些大本营在江南的士子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但是现在不同了,报社可是个好东西,该让大明的百姓知道知道这些伪君子们真正的嘴脸了,把他们赖以为生的名声搞臭再说。
这边在修路,那边儿也没闲着,崇祯又任命毕懋康和毕懋良管理兵仗局,第一批就拨了一百万两银子。
财阀们听到之后那是痛心疾首,崇祯小儿,那可是一大批白花花的银子啊,你做点什么不好,扔到火器那个无底洞去干什么。
“噼里啪啦”
这天一大早,百姓们听着东华门旁边在放炮仗,也都是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
到处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儿个是皇家报社开办的日子,便是赶紧放下手中活计,纷纷赶来凑热闹。
毕竟,下地摆摊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大明皇家报社开张可就这一次,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了。
“感谢大家伙儿的捧场,咱家在这有礼了啊。”
王承恩早早站在门前,笑呵呵对下面的人拱着手。
他今天既没穿宫中的太监服装,也没穿平日在东厂办公时的黄黑色锦袍,却是一身的蓝白色绸袍,怎么看都像个富态的乡绅老爷。
“报社开办,属下恭喜督主、贺喜督主”下面的除了一些乡绅,最多的就是东西厂的番子们。
“说什么呢,是恭喜大明,贺喜大明。”
方才还是一脸微笑的王承恩听了这话,脸色瞬间拉了下来,见众人面面相抵,却又是呵呵一笑,侧身说道:“来来来,大伙儿里面请,去读读第一期的报纸。”
现在的场面就和一般大户老爷过大寿差不多热闹,大明皇家报社是崇祯皇帝钦定开办,王承恩又身兼大内总管与东厂提督多职,位高权重,比起当年的九千岁魏忠贤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但凡是城里稍微有头有脸的都来了。
可也有些让人奇怪之处,平时随处可见的士子不知为何今日一个都见不到,而且那些朝堂大官重臣们也没几个来的。
“哟,您可来了冯阁部”正踌躇间,却听一个眼尖的门吏忽然大叫一声。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当今的阁臣、工部尚书冯铨笑呵呵提着礼品到了。
“下官来迟,公公可千万不要生气啊。”
冯铨哈哈大笑,一手将礼品交到门吏手中,颇有些惶恐的道。
王承恩上下打量一番,这才是笑眯眯说道:“哪里话哪里话,冯阁部快里边儿请。”
冯铨来了之后,当今的内阁首辅魏藻德、内阁次辅蒋德璟、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尚书张国维等一批重臣才是姗姗来迟。
崇祯十七年四月一日,大明皇家报社在一众崇祯手底下鹰犬的拍掌较好声下,隆重开业了。
实在对不起大家,今天中暑了,酒店起来之后左半边身子用不上劲,电脑都用不上,这章还是用手机码出来的明天尽量正常更新吧
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
“这报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进门后,冯铨一边笑呵呵的与王承恩寒暄,一边朝旁边问道。
“哼。”
一旁的内阁首辅冷哼一声,反问:“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冯铨看了一眼魏藻德,说话间也是不断笑着,显然是话里有话,“呵呵,真不知道和假不知道又有什么分别”
“你个老东西。”
魏藻德咒骂一声,不去理会。
他早就知道,冯铨这个人苟的很。
如今他重新入阁,又被皇帝委以重任,这报社的用和皇上设立此物的目的,他不会不知道,这时候还问出这话,要么是在得宠卖乖,要么就是已经揣摩好圣意,在这洋洋自得。
魏藻德也懒得跟他墨迹,自己寻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来拿起所谓的第一期报纸瞥眼一看,但只是这一看,目光就再也动弹不得了,甚至手都在发抖。
“复社名为惠民、利民,实则是一班唯恐天下不乱,搅扰朝纲、寻衅滋事的贼子小人,与地方青皮无异”
“当今复社魁首张采,年近五十,但却倚老卖老,常出入花酒之地,左拥右抱,所撰实录一书,颠倒黑白,污蔑龙颜,居然是在青楼所做,殊为可恨”
“当今圣上贤明,取消三饷,免赋一年,广发仁政、恢复耕守、京师已在铺路修路,此皆为大大的仁政”
“亦同洪武皇帝尽杀贪官,皇上复设登闻鼓为百姓做主,所抄、所杀者,尽数为贪腐之员,笔笔查有实据,京师百姓无不欢庆鼓舞”
“天子为百姓做主,大义灭亲,诛杀李康氏,抄没国丈府周氏,百姓无不感念”
“国朝设忠烈祠成全将士庄烈美名,良乡、宣镇
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