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是亲爹,你应当护我性命!”
纪左海大声喊道。
纪琰莫名觉得这句话有些耳熟。
对了,当初纪玉康被拿下的时候,他也是喊着什么亲兄弟的话,要求自己保下他。
纪琰当时还疑惑纪玉康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想法,现在想来,对方还真不愧是纪左海所出,这父子二人的想法竟然都是一样的!
“你的性命如何,自有陛下定夺。”
纪琰道,“珍惜你在这世上最后的时日吧。”
话一说完,纪琰扭头就走,并不愿再与纪左海多说一个字。
被绑在刑架上的纪左海拼命挣扎:“纪琰你给我回来,回来!你这个弑父的畜生,你不得好死!!!”
齐正狠狠一脚踢在纪左海的肚子上,痛得纪左海弯下了腰,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你最好给我说话小心点儿!”
齐正眼神凌厉的瞪着纪左海,“不然的话,我让你连好死也等不到!”
死,只是小事一桩。
可这死法怎么选,却大有可为。
纪左海如此诅咒纪琰,齐正不介意让纪左海赴死之时,多感受一下到底什么才叫死亡的痛苦!
纪左海心生恐惧,不敢多言。
齐正这才赶紧追上了纪琰的脚步。
纪琰对齐正在他身后搞的小动作心知肚明。
他头也不回的道:“不过一介阶下囚而已,不必多作理会。”
齐正打量了纪琰好几眼,愣是没能从纪琰那冷淡的表情中猜出他此刻心中真正的想法。
“是,属下听命。”
齐正乖乖的道。
但他是否真能说到做到,其实纪琰和齐正心里都是有数的。
从锦衣卫衙门出来,纪琰便进了宫,向永昌帝禀报搜查纪府的结果。
永昌帝盛怒,当即判了纪左海和纪玉康父子俩斩监候,于秋后处决。
纪雪曼则被判流放漠北,纪家抄家,所有财产归于国库。
至于纪家剩下的人,通通发放回老家,终身不得进京。
纪琰面色平静的接下了旨意。
永昌帝见他年纪轻轻就一副老古板的作态,心生不忍,到:“朕原本想着纪家人丁稀少,总该给你留下几个亲人。没想到他们如此不济,不但于你无用,反倒只会拖你的后腿,着实让人瞧不上眼!
你对纪家人,可有别的想法?
若有,但说无妨。
看在你的面子上,就算是赦免了纪家也不无不可!”
纪家不过小户人家,根本就不被永昌帝放在眼里。
若是留下这么个小虫子能让外甥高兴,永昌帝也不介意再饶过对方一次。
“纪家胆大妄为,罪不可恕。”
纪琰一板一眼的道,“臣对纪家人并无任何想法,只望陛下能秉公处置,让天下人信服便是。”
永昌帝在心里叹了口气。
看来琰儿对纪家上下人等,是当真一丝感情也无。
真是造孽啊!
早知纪家如此上不得台面,当年他就该为妹妹另择夫婿才是!
从宫中出来,纪琰马不停蹄的召集了锦衣卫的人手,前往纪家抄家,并勒令纪家人速速返回老家,不得有误。
纪老太太当日在寿宴上晕倒之后,虽然没能及时请来大夫,但之后却还是请了大夫入府看诊。
要么说祸害遗千年呢。
纪老太太岁数也不小了,当日又受了那般大的打击。
换做是旁人,怕是早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可到了纪老太太这里,她却是跟没事儿人似的,除了面色看起来更苍白些,平时还是一如既往的能吃能喝能发脾气,照样在纪府耀武扬威。
哪怕之前纪琰派了人搜查纪府,纪老太太也没受多少影响,在院子里骂骂咧咧的,中气十足。
如今到了抄家这一步,纪家上下人等的判决也下来了,纪老太太似乎才终于认清了现实,瘫倒在了地上。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纪琰,纪老太太抬起头,隐约有些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
但在这一刻,纪老太太的脑海中,突然就出现了纪琰生母的身影。
这母子俩长得可真像啊!
不光是长相,还有那永远高高在上的气质,仿若高岭之花,旁人见而敬之,轻易不敢靠近,甚至都不敢直视。
纪家本是贫苦出身,当年纪左海因为相貌出众,年纪轻轻就高中探花,入了皇室的眼,被选为长公主驸马。
消息传回
老家,无数人提着礼物跑到纪家祝贺,纪老太太不知道有多风光!
那也是纪老太太这辈子,最开心快活的时候。
后来,她跟着儿子派来接她进京的人一块儿赶路,心里想象过无数次自己成了公主婆婆后的风光日子。
可到了京城之后,纪老太太才发现,京城可跟她的乡下老家不一样。
这里到处都是她招惹不起的贵人。
别人也就罢了,反正她平时也不爱出门,碰不上人也就无所谓招惹不招惹。
偏偏纪家就有个身份最高的长公主,这还是她的儿媳妇,她根本就避让不开来!
虽说长公主平时住在公主府中,纪府与长公主府毗邻而居,婆媳俩也不一定要天天碰面。
可纪老太太在乡下活了半辈子,她自己就是好不容易才从小媳妇儿熬出来的。
后来婆家的人相继死光了,她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抚养儿子长大,心中最大的念想就是儿子长大后能成才,让她过上老封君的生活,走到哪里都风风光光的!
可到头来呢?
儿子是成才了,娶回家的媳妇儿却最是让她觉得憋屈!
这个儿媳妇儿的身份高得吓人,每次见了人,儿媳妇儿不但不用伺候她,她这个当婆婆的反倒还要向儿媳妇儿行礼!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要不是儿子私底下劝了又劝,纪老太太早就忍不住要发飙了!
尤其是在长公主迟迟未能有孕之时,儿子身边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这就更让纪老太太不忿了!
在种种积怨之下,纪老太太才会在守寡的小姑子带了女儿来投奔之时,心念一动,撮合起了侄女儿和儿子。
这么多年下来,纪老太太心中从未后悔过。
哪怕纪家不如当年长公主还在世时那般风光,纪老太太心里也是痛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