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了

217.第217章 “太平”纲领

圣人者应时权变。

何谓圣人?

子曾经曰过: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另一位子也说: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

可见在儒家之中,圣人便是最高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体现者。

文昌帝君生前乃是九州世界儒家一代文宗,既是君子,也可称贤人,离圣人之境界已然不远。

故而,文昌帝君时时以圣人之标准要求自己。

应时权变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何谓应时权变?

时移世易,唯易不易。

意思是,一个有着崇高道德与理想人格的儒家士、君子,乃至贤人,甚至圣人,都应当跟随着时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放在文昌帝君身上,便是从属于太乙救苦天尊之后,便应当以天尊的事业为事业。

不仅要积极完成天尊交待的事情,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天尊及天尊麾下势力,去做利于天尊的事情。

甚至,“推动”天尊的视角拔高,思想升华,追求蜕变。

此是为人臣之道,也是为人师之道。

所谓帝师,先是臣,后是师。

文昌帝君深谙其道。

只一番坦诚交流,便推动了很多改变的出现。

首先是总目标的树立。

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

具有维系组织各个方面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

一个明确的、崇高的、值得人为之奋斗终生、付出一切的总目标,对于一项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长久激励效果与持续凝聚作用!

在文昌帝君的话术下,黄天基于差点瞎眼却仍没有彻底磨灭的“彼可取而代之”心思,基于位格可以继续跃迁的特性,基于太乙救苦天尊神职“统天御地”的基础,给太乙救苦天尊及其麾下的事业立下了一个总目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或者说得更温和一些:

“罢废六天故气,推授三天正法!”

这两种说法实质指向的是同一件事,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前者针对普罗大众,便于理解,适合广为传播。

后者高大上,有内涵,主要针对天尊的从神、箓生、信众,统一意志。

顺带着针对此界的修行宗门、世家门阀、散修、小集体,统战宣传,宣传统战。

毕竟所谓“六天故气”,指的就是:

“下古委怼,淳浇朴散。三五失统,人鬼错乱。六天故气,称官上号。构合百精及五伤之鬼、败军死将、乱军死兵,男称将军,女称夫人。导从鬼兵,军行师止。游放天地,擅行威福。责人庙舍,求人飨祠。扰乱人民,宰杀三牲。费用万计,倾财竭产。不蒙其佑,反受其患。枉死横夭,不可称数。”

完全符合此界大玄皇朝滦州以外地域的普遍现状。

妖、魔、鬼、怪、神肆虐,人族底层百姓民不聊生,时时刻刻处处皆有“不蒙其佑,反受其患”的灾难发生。

枉死横夭在妖、魔、鬼、怪、神手上的黎庶黔首,当真是不可称数!

很多地方用一句“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来形容,绝不为过。

而从太乙雷声应化天尊开始,到现在的太乙救苦天尊,再到以后可能出现的黄天上帝,所做之事,就是斩妖除魔,救苦救难,伐山破庙,拔除淫祀,调和阴阳,恢复秩序。

这不仅是宣称,也是事实。

容不得半点质疑!

也无人能质疑!

其次是名号。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阶段也好,太乙救苦天尊时期也罢,天尊麾下疆域之中,无论是从神,还是箓生、信众,或是百姓、衙门,其实都不知道,该如何正式称呼“天尊麾下之势力”。

久而久之,所有人都默认了,天尊麾下之势力就是天尊麾下之势力。

没有什么正式称呼。

或者,无需什么正式称呼,随便喊喊就得了。

像极了一个草台班子。

处处透着荒唐。

听完文昌帝君的以上评价,黄天很是赧然。

果然啊,做人还是要多读书。

他居然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都没想明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太乙雷声应化天尊和太乙救苦天尊给顺利扮演下来,还占据了整整一个滦州,也是一件十分希奇的事。

估计也就是在此方世界

重生了【chongshengle.com】第一时间更新《两界:从扮演雷部正神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天河剑派堆月箫天心怒网管修仙传元神真仙十劫散仙射天妖大唐剑歌行逆草术士天成大枭雄系统掌中长生传奇掌门灵域兵魂天威公子留仙神级大亨车辚辚马萧萧太始仙庭猿入洪荒万古天宗酒入轮回梦醒修真录旧神传问道仙葫尘根修真往事冰枪雪姬冬之蝶玄门大千证道之御剑飞仙魔宗崛起量劫末法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武林真魔传堪侠太玄大宗师文化改造修仙界修真文明缔造者重生西游之我是红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