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了chongshengle.com
遑多让。
系统内还有两屯高级步兵,他准备用来对付冀州的黄巾军;至于陷阵营,暂时没有放出的必要,必须用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房良把戒指内装满粮食,足够他的军队吃2个月的。
高顺又给其配备了10名初级武官和10名初级文官,以做备用。
详细交代房良,争取在青州多呆一段时间,若青州任务完成了,可去徐州或者兖州剿贼,务必多立战功。
房良一一应诺。
李强和颜良等人也在准备出发事宜。
四月初七早上,率先出发的是颜良和文丑,他们负责到河间国开路。
随后出发的是房良和徐晃。
正文第147章冀州老将
随后,高顺命令部队向中山国进发出发。
张飞带领6屯骑兵在前开路,关羽带领6屯骑兵负责断后。
当中是高顺和李强,李强带领2100骑兵在前,随后是高顺带领8个部曲的步兵,负责押送粮草辎重。
四月初八中午,部队达到中山国卢奴城,在城外扎营。
刚到达不久,中山国国王刘稚便带领中山国国相、长吏等人来犒军。
这段时间,可把他吓坏了,冀州黄巾四起,仅剩中山国没有被黄巾军占领了,连甘陵国和安平国的国王都被黄巾贼俘虏了,且黄巾贼的地公将军张宝就驻守下曲阳城,离此地仅有百里之遥。
原巨鹿太守郭典在此招募了3000士兵,不足以保护中山国的安全;现在幽州大军到来,他总算感觉踏实了。
刘稚送来的肥羊便达到五百只,粮食千石,黄金二百金;为了保住小命,即便让其拿出全部财产,他也非常愿意。
国相邀请高顺晚上到王府做客,高顺欣然应允。
随后,由关羽负责驻守军营,高顺带领李强前去接收郭典招募的3000步兵,张飞带领6屯骑兵随行。
军营设在卢奴城内。
高顺到达军营门口,营门处的执勤士兵立即去汇报,从军营内走出两黑脸中年大汉前来接洽。
李强捧着官印,对来者说道:“此乃新任巨鹿郡太守,前来接管义军。”
“校尉赵浮,拜见太守”
“军司马程奂,拜见太守”
说着,两人向高顺行了一个军礼。
高顺一惊,这两人不就是当初冀州牧韩馥手下的大将吗怎么会在这里随之一想便明白了,可能与麹义一样,平定黄巾起义后留在冀州为官,后来只是被韩馥接收了。
忙查看他们的属性,赵浮,37岁,武力值75,智力81,政治66;果武力值还不错,智力很高,做一中级军官或者一郡太守足矣。
程奂,35岁,武力值71,智力59,政治52;做一中级军官绰绰有余。
高顺随和的说道:“哈哈,两位辛苦了。”
“太守请进”
在军营大帐,赵浮向高顺介绍了军队的情况,共有步兵2500人,骑兵500人,粮食充足,武器齐备,只是铠甲不足百付。
高顺说道:“我的原则是提高士兵的待遇,养精兵,重点发展骑兵,不知两位有何建议。”
赵浮建议道:“太守,义军招募仓促,良莠不齐,战斗力堪忧,若能精简,再好不过了;只是大战在即,现在整编,徒耗时力,不若等占领下曲阳之后再整编;否则延迟时日,黄巾贼越发强大,恐难对付。”
程奂道:“太守,若是发展骑兵,现缺乏战马,即便现有的马匹,很多已赢弱无比,不堪大用。”
高顺不想让那些老弱上战场送死,再说了,颜良和文丑正在河间国和渤海郡杀戮那些小股的黄巾军,他们肯定向下曲阳或者广宗集中,他希望黄巾军再集中一些,好一网打尽,于是决定道:“战马、铠甲之事不足忧,本官会解决;现在可淘汰掉老弱,重新编制部曲,尽快成军,然后南下。”
“是,太守”
高顺又介绍道:“我不知道郭太守原来给你们多少薪俸,按照我军的统一待遇,赵校尉只能任骑兵军候,率领5屯骑兵,享受四百石的待遇,程军司马只能任步兵军司马,享受四百石的待遇;步兵军官比骑兵军官的待遇低一级;以后的提升,完全看战功,不知道两位是否愿意留任”
两人想了一下,这太守这么年轻,还未至弱冠,是大汉最年轻的太守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跟着他的话肯定不会吃亏,且他能开诚布公的把事情说明,比藏着掖着的好,将来时机成熟了,立下战功,照样有提升的机会,于是两人皆接受了高顺提出的待遇。
高顺命令立即召开屯长以及以上级别军官的会议。
所有军官接到命令,立即赶来。
高顺依次查看众军官的武力值,没有非常出众的,很多军候连担任屯长的资格都不到,失望之余,宣布道:“本官准备对义军进行整编,淘汰老弱,不适合从军者没有必要去战场上丢命,还是安分的耕读吧。在本官的队伍中,不论出身,只论能力,所有的军官一起参与选拔。”
有几人提出:“太守,我们家捐助千石粮食才换得屯长之位,您不能说免就把我们免掉了吧。”
高顺笑道:“你们是愿意留着小命呢还是愿意上战场冲锋陷阵若你们水平不足,冲锋的时候则会有性命之忧,若你们临阵退缩,则会被军法从事,同样小命不保;战场不是儿戏,希望你们慎重考虑。”
赵浮早就看有些人不顺眼了,现在有太守支持,心里有了主心骨,便说道:“咱们军队仅有几千人,而仅下曲阳城便有十多万的黄巾贼,且从其它各地还有黄巾贼源源不断的到来,想象那黑压压的人群,咱们这点兵很快就被黄巾贼包围,那恐怖的场面,不知道多少人会被吓尿裤子。太守命令不适合从军者退出,这是为大家好,不希望大家丢掉年轻的小命;现在退出还来得及,要是到了战场再退出,则是逃兵,军法从事。”
高顺暗道,赵浮不错,这么快就明白他的意图了。
大家听了赵浮的劝告,一半的人选择了退出,高顺也没阻拦,让他们离去,然后让李强和赵浮去对现有的义军进行选拔。
最终有300多人符合骑兵要求;1200人符合步兵要求;能选出1500多人,高顺已经非常满意了。
配备3名初级武官任骑兵屯长,又调来2屯骑兵,凑够5屯,归赵浮率领。
程奂任步兵军司马,分为3个部曲,3位初级武官任步兵军候,每位步兵军候带领4个步兵屯;伍长、什长、都伯和屯长通过竞争获得。
对那些被淘汰掉的义军,补发薪俸之外,每人发一石的粮食,然后把他们遣散回家。
高顺命令军队到城外军营驻扎训练,并把所有的物资也转移出城。
回答城外的军营,扎营之后,对新增军队进行换装,骑兵都伯和步兵屯长配两裆铠,其余人员配皮甲;对战马也进行了甄别,不适合继续做战马者,被转移到辎重队做挽马。
高顺送赵浮和程奂每人一匹优等马,每人一身明光铠;激动的两人立即拜高顺为主公。他们来到城外军营的时候,便震惊于高顺军队的强大,早就有拜主之意,此时拜主,不过是顺势而为。
晚上,中山国国王在王府给高顺接风洗尘,高顺送其一坛美酒答谢,宾主尽欢。
正文第148章苏双拜主
随后两天,高顺和李强在军营内练兵;把关羽和张飞派去消灭常山国的黄巾贼,并顺路消灭中山国南部几县的零散黄巾贼;希望他们受到打击之后向下曲阳等地集中。
由于有了强大军队的驻守,中山国的形势非常稳定,当地的商业贸易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外来人口的增多,商品销售量大幅提高。
苏双和张世平两人不仅在涿郡开设了粮店,连中山国也开设了多家粮店。
由于黄巾贼的影响,他俩暂时没有接手美酒的生意,正好把买酒的金钱用扩大粮店的本金,在中山国各县都开设了一家大型的粮店。
根据高顺的安排,让其低价倾销,使得销粮食售量大增。
而中山国毋极县的甄家便是冀州最大的粮商,储备了大量的粮食,本想趁黄巾贼乱,粮食短缺之机,提高粮价,大发横财,没想到苏双低价售粮,打破了他们的赚钱计划。
开始的时候,甄家只是认为张双等人仅仅为了开业拉人气才会低价售粮,不会坚持太久,没想到一个月以来,价格非常稳定,销售量非常大,导致甄家在中山国一升粮食都卖不出去,非常恼火。
甄家有自己的商业情报系统,很快查出苏双等人与高顺有密切的联系,这些粮食都是从幽州而来,而幽州的粮食来自于上谷郡和代郡两地,无论如何与高顺都有脱不了的干系。
现在高顺又获得了巨鹿郡太守之位,那以后巨鹿郡以及周边的粮食价格肯定也会猛烈下跌,那么,他家储备的粮食便很难销售了,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他商人早就得知苏双和张世平两人靠上高顺之后才迅速发展,现在高顺到达中山国,是所有商家交好高顺的机会。
任何年代都不缺乏精明的商人。
中山国的众商人们合计之后,前去拜访苏双和张世平,商谈犒军事宜,这是他们接近并交好高顺最合理的机会。
苏双和张世平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若是这些商人皆与高顺交好,那他的利益就受到严重损害。
苏双为了先稳住大家,提出先去拜访一次高顺,看其态度后再与众人协商,众人不知道他的打算,便同意了苏双的意见。
在众人离去之后,苏双和张世平商量很久,若没有高顺的支持,他们两人的实力无法与这么多商人对抗,甚至会被他们联合吃掉;若让高顺选择,为了利益,他肯定希望与更多的商人做交易。
若不想失去高顺的支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拜高顺为主公,把他们的利益与高顺的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然后操纵这些商人,为高顺赚钱,他们也会赚取稳定的收益。
四月初九上午,苏双和张世平来的高顺军营,见到高顺立即拜曰:“拜见主公,请主公收留。”
高顺一惊,历史上苏双可是没有拜刘大耳朵为主公啊,忙问道:“苏东家,张东家,快快请起,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苏双又拜道:“请主公收留”
高顺笑道:“苏东家,咱们以前的合的不是很好吗若不说出合理的理由,我怎能随便决定否则传扬出去,外人还认为我高顺品德有污,净做落井下石之事。再说了,要是你们拜我为主,对你们的商业影响可是很大的。”
苏双见高顺有误会,忙解释道:“主公,世道混乱,我等小商人很难独存,与其如此,不若投入主公门下,为主公效力。”
高顺对他的回答不甚满意,说道:“苏东家,我对大小商户一视同仁,不会歧视任何人,若你们有什么困难,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必尽力相助。”
见高顺如此说,要是高顺对所有的商户一视同仁,那他们以后的商业机会便非常渺茫,这更坚定了苏双拜主的决定。说道:“双没有遇到困难,只是商人不管挣多少金钱,地位依然低下,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若投身主公,像益德一样,争个好前程。”
见两人如此执着,且高顺正好缺乏优秀的商业人才,若有两人的加入,对他目前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说道:“那好,既然两位如此执着,顺就接受你们的请求,不过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对我绝对不能隐瞒和背叛。”
苏双和张世平大喜,忙说道:“拜见主公,永不背叛。”
“好,起来吧,坐下说。”
“是,主公。”
两人起身,坐到高顺的下手。
高顺说道:“任何官府都不会喜欢商人做大,商人最大的不足是不事生产,见利忘义,囤积居奇,目光短浅,这会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所以官府才一直打压商人,且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既然你们已经拜我为主,那从此你们必须停止一切家族商业,否则会公私不分,且对其它商户不公。”
两人有些失望,不过刚拜高顺为主,不好反驳,只好忍痛说道:“谨遵主公之命。”
高顺继续说道:“我决定任命两位为我的商业总管,张东家专门经营我在幽州的买卖,苏东家专门经营冀州的买卖;为拟补你们的损失,每人可在所管辖的买卖中占半成的分红。”
两人大喜,即便占半成的分红,也比他们当前的收益大很多,忙拜谢道:“谢主公赏识,绝不负主公所托。”
小说推荐:【新键盘小说网】《我能看穿万物信息》《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制霸超级碗》《邪神竟是我自己》《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岁岁平安》《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大红书】
小小千佛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