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千佛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天上午召开军事会议,各骑兵屯长以及宫羽和麹民等人参加,分配工之开始预备出发,后天赵子壮返回马邑,让子正二十九日返回,于八月三十大部队出发。”
“是,主公。”
高顺又对孙成和曹山说道:“你们两位上任之后,首要的任务接管军权和财权,维持地方秩序,然后是招兵,骑兵不限制数量,只要合格的全部录取,不过标准不能降低。”
“是,主公。”
李强说道:“主公,人员都调走了,桃源堡的守卫力量有些薄弱。”
高顺对马贵说道:“那就抓紧招兵,并州所招的并只还是留在并州;再说了,与匈奴人进行物资交易,他们获利不错,近段时间肯定会很安分的,桃源堡不会出问题。”
正文第98章安排就绪
第二天,八月二十七日上午,桃源堡城主府大堂,高顺端坐主位,众人分坐两侧。
高顺说道:“诸位,咱们有两位太守和一位护乌桓校尉之职,现在我宣布对人员进行调整一下;首先,我任命薛银薛之贵为上谷郡都尉,驻沮阳;许福为代郡都尉,驻高柳城;曹性曹之谋为护乌桓校尉府军司马,驻宁城;三人皆为军司马待遇,薪俸为六百石。”
“谢主公”三人皆高兴的起身行礼。
薛礼非常高兴,又感觉非常幸运,刚被解救回来,便能再上前线,且将来的军职肯定不会低,甚至比以前更有实权;虽说待遇比以前低了一些,不过这只是起步阶段,或者说是考验阶段,以后随着所带的军队增多了,待遇肯定会提升的。
曹性和许福也很高兴,这才外放2个月,便再次提升,且位置比以前更加重要了。
“张杨屯中的方铜队划归曹之谋,陈水队划归许都尉,上谷郡有代价和校尉府协防,安全性大一些,就不增加你们的骑兵力量了;剩余不满编的那些骑兵归宫军候管辖,宫军候兼任骑兵屯的屯长,尽快从步兵抽调合格的人员满编。”
“是,主公”
“许福许都尉还没有表字吧。”
高顺问道。
“是,主公,我没有表字。”
“那我给你起个表字吧,否则以后外出办公务非常不便。”
“是,主公”许福立即起身对高顺行礼。
高顺想了一下后说道:“贾谊的道德说中有句话,安利之谓福,便给你起表字为安利,有平安、顺利之意。”
“谢主公赐字,福以后便以安利为表字。”
许福虽心中感觉对许家愧疚,不过连许林都已拜高顺为主公了,他又无法阻止,只能顺其而为之,跟随高顺,要是混好了,也能帮助许家。
高顺又安排道:“宫军候带领5屯步兵和1队骑兵,你暂时享受骑兵军候的待遇,薪俸为四百石;我给你2个月的时间,必须保证所辖军队有一战之力;接受马堡长的调遣,协助守卫桃源堡。”
“是,主公。”
宫羽非常高兴,感觉高顺对他越来越重视,先安排了他五屯步兵,又安排了一屯的骑兵,成军后主公肯定有重用。
“宫军候还没有表字吧”高顺问道。
“主公,我父母去的早,所以没有表字。”
“现在相对你以前的生活,算是稳定了许多,要尽快成家,以慰父母在天之灵,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给你起表字为孟孝,希望你以后多子多孙、家大业大。”
“谢主公赐字”
高顺又命令道:“徐震屯长提升为军候,薪俸为四百石,编制为骑兵5屯,明天带领所辖骑兵前往马邑驻扎,以后好好配合赵县长工。”
“是,主公”徐震非常高兴,驻外代表着以后会有逐步提升的机会,且他所辖的骑兵会逐渐扩编到5各屯,任何一位军人都希望多带兵。
“徐军候还没有表字吧”
徐震站起身来,一礼后说道:“是的,主公。”
“以后为军候,在外带兵,没有表字不方便,那我给你起个表字吧”
“谢主公”
高顺想了一下后说道:“震有东方之意,便以东升为表字,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预示着前途无量。”
“谢主公赐字,震便以东升为表字”
“坐,以后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咱们都是兄弟,毋须如此客气。”
“是,主公。”
众人恭敬的回答。”
高顺继续安排道:“许林带领所辖骑兵,麹民带领所辖步兵,同驻扎在宁城,暂归曹子泰校尉管辖,以原有部队为基础,允许你们扩编为1000人的编制,享受军司马的待遇,薪俸为六百石;不过你们一定严把质量关,杜绝以次充好,不能把不合格的人员招录进来。”
本来高顺还想让麹民回凉州招兵,组建先登营,圣旨限制了他招兵的范围,只好罢。
“是,主公”两人非常高兴。
许福为许林感到高兴,许林所处的位置更加重要,他认为在高顺的心目中许林也比他重要,看来许家还有借此崛起的希望。
“你们两位都还没有表字吗”
“是的,主公”许林回答道。
“主公,我的表字是仲仁。”
“许司马的武艺不错,只需磨炼时日便能大成,而兵法谋略方面还需加强,否则很难独领一军外出征战,我给你起表字为子斌,希望你能文武双全。”
“谢主公赐字。”
“孟则和子斌,你们二位在扩军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务必把好质量关,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是,主公,绝不辱使命。”
所有的骑兵屯长都安排了,唯独宋宪没有安排去向,他表情严肃的坐在那里。高顺安抚道:“子忠以后驻守桃源堡,享受军候待遇,这是我们的基地,责任重大,哪怕其它郡县具失,只要我们的桃源堡还在,我们就有重新崛起的机会;子忠有没有信心”
宋宪立即起身承诺道:“是,主公,城在人在,宪必不辜负主公所托。”
“你年龄还小一些,武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希望你趁这段时间,好好的训练,争取再上一个台阶,合适的时候我会放你出去,。”
“是,主公。”
“这次陛下允许咱们在幽、并、冀三州招兵,并州招兵地点就设在桃源堡,由子忠协助孟珍完成,还是每月招兵一次。”
“是,主公”
“上任前各屯先去选马,骑兵每人三马,步兵也要骑马前去驻扎地,便于将来骑兵扩编,这事由孟珍负责协调安排。”
“是,主公”
“东升、之谋和安利明天随赵县长一起返回马邑,之谋和安利把部队带到桃源堡,到时候一起启程。”
“是,主公”
现在高顺对士兵极度渴望,目前只有初级骑兵1屯多点,初级步兵才4屯,陷阵营还不满2屯,骑兵和攻坚营的人数也非常少,想完全控制两郡加1县,还要守卫桃源堡,这些士兵远远不够;只能寄希望接管这两个郡后系统能再次升级,解锁新的兵种,且初级步兵和初级骑兵的合成速度加快。
更让高顺感觉不足的是现在只有一些武将,而文人、谋士一个都没有。
秋季来临,冬季也不远了,鲜卑骑兵马上就要来抢劫了,且再有几个月便会爆发黄巾起义,在此之前,他一定要稳定好后方,然后参与到争夺战功的游戏中去。
这让高顺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好在有马贵协调,只要定好了的事情,就不用高顺再去负责了。
当天下午,他又去了一次三岔口堡,把下月初五兑换给匈奴人的粮食储存好,并把这次从匈奴那里的牛羊马匹兑换给系统。
正文第99章杜边归来
到八月二十八日晚,杜边、戈虎、魏巍等人才返回到桃源堡。
杜边没有停歇,立即去拜见高顺。
看着他疲惫的神情,高顺不忍心责备,安慰道:“孟远,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东家,不辛苦,只是事情没办好,边很愧疚。”
杜边显得很无奈。
高顺安慰道:“哈哈,无妨,这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出身不好,阻力肯定会很大。只是连圣旨都来了几天了,你们怎么才返回路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东家,戈虎太重了,长途路程只能坐马车,马匹不堪负重,3匹马轮流骑乘都非常困难,去的时候也是让三匹马驮了一车黄金,均出一辆马车给戈虎乘坐,回来的时候爬坡更多,更不能骑马,所以速度更慢,时间拖延了很久。”
高顺笑道:“哈哈,这不怪你们,是我没有安排好。现在说说在京城的情况吧。”
“是,东家。到达洛阳后我就去西园报名,交钱,可能是一次买三太守之位比较高调了,所以办事的小黄门不敢做主,只能上报,时间便拖延了几天;正好马邑大捷的战报到达京城,王允等士族官员为了拉拢东家,积极向皇帝举荐赵子壮为雁门郡太守,可是袁司徒极力阻拦,破坏了王允等人的计划;后来张侯向皇帝建议,提议让赵子壮担任渔阳郡太守,皇帝怕东家拥有这些地盘后若有不臣之心,则可直下幽、并、冀,所以皇帝最后只批准了上谷郡和代郡的太守之位,最后还是张侯给争取了护乌桓校尉之职,否则的话3000金只能买下两个太守之位;即便这样所有的士族还反对皇帝陛下把这几个职位卖给东家。”
高顺心中暗悔,不该为了省钱而一次买三个职位,这样太高调了,应该一次购买一个,且把户籍落到不同的地方,这样就比较隐蔽,且不引起皇帝的担心,更不会引起士族这么的强烈反对。于是他说道:“是我错估了形式,太大意了,这不怪你。”
杜边说道:“东家,我估计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恨东家,我担心他们以后会抵制东家,且会在代郡和上谷郡制造诸多是非。”
高顺明白杜边的意思,他的出身不容于士族,这等于从士族的嘴里抢食吃,士族又怎么会轻易放过他们呢既然士族与他为难,那就在乱世之前交好宦官,获得最大的好处,然后努力发展,静等乱世的到来。
本来还想找棵大树做靠山,看来以后不需要了,士族之间虽说存在矛盾和竞争,不过在这种问题上,一般能团结起来,摒弃前嫌,一致对外。
杜边见高顺没有说话,就继续说道:“东家,我去拜访过张侯,他没有见我,事后派小黄门来找我,向我详细的叙说了朝堂上的事情,司徒袁隗对东家意见最大,从一开始就反对东家,太尉杨赐因反对东家购买太守而被免职,卢植也反对东家,不过被张侯驳斥后他又承认错误,对东家非常赞赏,所以东家现在在洛阳非常出名了。张侯名义上给东家争取了护乌桓校尉这个官职,不过目的却是为朝廷省钱,受害的却是东家,为此,每年要花费很大的钱财来赏赐乌桓人。”
高顺记得审问马邑县三大家族的时候,他们提到过袁家,看来影响到了袁家的经济利益,既然他们与鲜卑做贸易,那肯定与乌桓做贸易,等到了代郡和上谷郡之后一定要严查,反正已经与袁家有矛盾了,就不能让袁家继续从中获利。
至于赏赐乌桓人的粮食、布匹等,高顺已经想好了,那就是通过征召义从骑兵的形式补给他们,或者通过购买鲜卑人头的形式进行交易,或者用牛羊马匹等进行交易,绝不会像以往那样继续允许他们不劳而获。
高顺安慰道:“这不能怪张侯,已经很不错了,给咱们全权管理两郡的权利,两郡的税收也不用上交朝廷了,更不限制咱们组建军队的数量,这非常有利于咱们的发展。”
杜边建议道:“东家,以后再买官,一定要在其它州郡先落户籍,可不能让皇帝陛下认为是咱们买的了,否则的话价格会更高,至少要翻番的价格。”
杜边能从中琢磨出这么多暗含的内容,高顺很欣慰,这杜边要是好好锻炼一下,为一个中级政务人员还是很合格的,正好赵子壮那边没有趁手的行政人员帮忙,于是高顺说道:“孟远,你辛苦了,做的不错,对结果我很满意;你回家休息1天,后天同魏巍一起去马邑,我决定任命你为马邑县县丞,薪俸为四百石,你可愿意”
杜边一愣,立马高兴的对高顺行礼道:“谢谢东家,我愿意,边绝不辜负东家的期望。”
高顺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杜边看在眼里,这才半年多的时间,从太平村招收护村队开始,到马邑县,到现在拥有两郡之地,且高顺还这么年轻,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杜边暗自庆幸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他个人的身份随着高顺势力的发展壮大而提高,县丞可是朝廷正式忍
小说推荐:【长城中文网】《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港娱天后1988》《重生1982搞渔场》《男主怀了我的崽》《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秋燥》《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白衣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