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回大唐》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了chongshengle.com
更改兵制之后,袁天罡开始大肆征兵三十万,同时大肆造战船和枪炮。
袁天罡对于教育也十分重视,又推行了国策义务教育制度,他花巨资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学校,广传科学,因为他也知道科学的重要性,所有学生,无论男女,上学免费,教师的薪酬,由国家发放,这是国策,单是这一项,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开销,在全国建了那么多学校,全国教师加起来有十万,每人每年就算薪酬只有十贯,那么一年也是一百万贯,况且,职位最低的教师是十贯,那些有中高级职务的,薪酬更高,所以单是教育这方面,每年国库就要抽调两百万贯,要知道,以前大唐一年的税收也就三百多万贯而已。
灭了那些门阀士族的时候,国库中金山银山,户部记录是4800万贯,而现在,造枪炮和战船花掉了1800万贯,新增了三十万大军,加上袁天罡带回来的那群蛮夷士兵,养兵一年花掉了500万贯,建造学校,花掉了1300万贯,加上养教师以及其他的一些开支,国库只剩300万贯了。
户部把这个财政结果报给袁天罡的时候,袁天罡惊呆了,他明明记得灭那些门阀士族的时候,得到了无数的钱,将近5000万贯呢,怎么这才一年不到,就只剩这么点了,他要求查账,一查,然后他自己都被自己花钱的能力吓到了,不知不觉间,自己就花掉了这么多钱。
然而现在募兵制和义务教育制度已经为国策推行,是万万不能更改的,而募兵制和义务教育制度每年就要花费700万贯左右,但现在国库中的钱是明显不够了。
袁天罡忽然感觉头疼,他后悔了,自己不该脑门发热,一下子又是造船又是造炮,还一下子征了这么多兵。
然而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钱是必须解决的,既然如此,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打仗,二是增加赋税,袁天罡决定双管齐下。
第七卷:指点江山867章:无奈的袁天罡
自古打仗最耗钱了,袁天罡却准备靠打仗赚钱,他这个想法很疯狂,但其实一点也不疯狂。
以前打仗耗钱,是因为双方实力差不多,需要打来打去,耗时太久,兵马在外,要消耗大量粮草,而且外出打仗,兵士要加军饷的,兵士战死受伤,都是需要发补恤的,所以才会相当耗钱。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袁天罡有这么多三八大盖加迫击炮,攻打任何国家都是摧枯拉朽,快速征灭的那种,打下一个国家,抢夺了他们的钱粮,不就有钱了。
因为现在是公有制,私有的商户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他只能把农税上调,然后选定了要出征的国家倭国。
袁天罡是抗日英雄,他仇恨倭国,那种仇恨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这一次,他亲自带领十万海军,带上一千门迫击炮和五万三八大盖,动用五百艘战船,征讨倭国。
袁天罡运气不错,没有遇上什么大风浪,很快就在倭岛登陆,登陆后,他的命令很简单,见人就杀,无论男女老幼,因为他这一次,是准备灭族
倭国这些年的人口已经回涨到了一百多万,国力有所提升,但面对拥有迫击炮和三八大盖的唐军,根本毫无抵抗之力,唐军登陆后,分成三股大军分不同的方向推进,进行地毯式清扫,见人就杀,鸡犬不留,倭国正在经受一场浩劫。
一百多万的人口虽然多,但也经不住这样的屠杀,倭国的国主数次请求投降,然而袁天罡根本不鸟他们,他的命令只有一个字“杀”
倭国的十五大军全部覆灭,民间虽然也组织反抗势力,但根本不堪一击,倭国的国君开始四处奔逃,还妄想坐船出海逃跑,但却被袁天罡的船队追上,一顿迫击炮轰炸,整个船队沉入了海底,接下来,袁天罡又带兵回到倭岛上,继续屠杀。
三个多月的时间,袁天罡在倭国从南杀到北,从北杀到南,确认整个倭国再无一个活人,这才留下满目疮痍的孤岛,回国,船上装的都是从倭国掠夺而来的钱粮,倭国盛产白银,可惜白银已经被李浩骗去了大半,袁天罡只弄了1500万两回来,怎么说也足够撑上一段时间了。
李浩听到这则消息后,不禁咋舌,没想到袁天罡还真是心狠手辣,居然把倭国杀得鸡犬不留,一百多万人啊,全杀了,有魄力。
但李浩也不觉得倭国人有多可怜,因为他同情谁也不可能同情倭国人,他也可以理解袁天罡对倭国的恨,毕竟袁天罡经历过那场浩劫,那是滔天之恨
袁天罡回国之后,稍休整,就再次调动海军出发,前往流求,攻打李浩,依旧是十万大军,五百艘战船,两千门迫击炮,五万柄三八大盖。
收到袁天罡来犯的消息,李浩立刻调动自己的大军,做好准备,五百艘战船出动,每一艘战船上都配有几十门大炮,这可是大炮啊,威力和射程都不是迫击炮可以比的,五百艘船上的大炮加起来,超过一万门,啧啧啧,他现在很期待袁天罡的到来。
一个半月后,袁天罡的船队来到了流求,然而还未靠近流求岛,就遇上了李浩的船队,双方的船队在海面上相遇了,排开阵势,朝对方冲去。
然而双方还距离十里远,李浩的船队就已经开炮了,一枚枚巨大的炮弹呼啸落在袁天罡的船队中,哪怕只有一枚炮弹命中,一艘船基本也是毁了,没办法,威力太大了,而且这些船又都是木质船,防御力极其低下。
袁天罡顿时懵了,他虽然知道李浩有大炮,但没想到有这么多,因为大炮的造价实在太过昂贵了,他正是因为造不起大炮,才造迫击炮的,虽然他的船上有很多迫击炮,但迫击炮的射程只有三里多远,跟大炮没法比,这就很尴尬了。
袁天罡见势不妙,赶紧下令调转方向撤退,但五百艘船的巨大船队想要调转方向可不是件容易事,足足花了十五分钟才成功调头,然而这十五分钟里,他的船队已经损失近半,没办法啊,李浩的大炮太多了,轰击密度如此之广,实在太可怕了。
“追”李浩下令追击,所有船全力追击,边追边用船头的大炮轰击,一直追到傍晚时分,又轰毁了对方近百艘船,李浩才下令停止追击,返回流求。
看到李浩的船队离去,袁天罡松了一口气,但也是气恼无比,原本信誓旦旦而来,没想到李浩的战船配备如此多的大炮,这根本没法打嘛,这一战,海军损失惨重,五百艘船,现在只剩一百多艘了,估计回到长安,那帮大臣又要唧唧歪歪了,想想都头疼。
回到长安后,果然群臣因为袁天罡征讨李浩失败的事情而不满,袁天罡虽然对待敌人残暴,但对待朝臣,只要大家不犯错,他都不会过分责罚,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袁天罡决定灭了阿拔斯,毕竟阿拔斯现在可是大唐的两大威胁之一。
然而由于海战失败,大量迫击炮和三八大盖损毁或丢失,必须补充一下,这下又要耗钱了,刚从倭国抢来的1500万两白银,立刻就用掉了700万两。
两个月后,补齐了迫击炮和步枪,袁天罡带着二十万大军出发,去征讨阿拔斯,出门关后,一路从西州打到大宛,势不可挡,毕竟他有最先进的武器。
吐蕃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阿拔斯被灭,同时,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或许能趁机灭了大唐的大军,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入侵大唐了。
于是噶尔钦陵亲自带领三十万大军,从后方出击,先断了袁天罡的粮草,然后和阿拔斯的大军前后夹击袁天罡的大军。
袁天罡早就料到吐蕃会在背后捣鬼,这只是他故意卖出的破绽,吐蕃大军刚到,侯君集便带着十万大军出现在了吐蕃大军的后方,一顿炮轰,打得吐蕃大军阵型大乱,侯君集和袁天罡对吐蕃大军前后夹击。
阿拔斯大军见吐蕃大军遇到危险,赶忙也全军出击,上前营救,双方大战,袁天罡这边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岂是他们能比的,虽然这一战非常惨烈,但还是把两国大军尽数歼灭,噶尔钦陵战死。
袁天罡派侯君集去吐蕃本土,把吐蕃给攻占下来,毕竟吐蕃损失了三十万大军,国内留下的兵力寥寥无几,攻克不是很难,而他本人则带着大军继续征讨阿拔斯。
阿拔斯的哈里发奥斯曼没想到唐军如此强悍,现在虽然国内还剩二十万兵力,但他听说唐军拥有毁天灭地的神雷,把他们的二十多万大军直接打炸得四处奔逃,根本无法抵挡,于是他打算逃跑,带着仅有的二十万大军逃到埃及去,到埃及称霸去。
然而,杨藩忽然发动兵变,亲手杀了奥斯曼,囚禁阿拔斯的所有王室成员和贵族,等到袁天罡到来时,献城投降。
城外,杨藩见到袁天罡的时候,低头行礼:“师父,徒儿已完成您交代的任务。”
“嗯,藩儿做的漂亮。”
袁天罡满意点头。
原来杨藩竟然是袁天罡的徒弟,他当初外出学艺,说是遇到了奇人,其实就是遇到了袁天罡。
灭了阿拔斯和吐蕃,袁天罡志得意满,返回长安,朝中大臣都惊呆了,居然同时灭了阿拔斯和吐蕃,这可是无上功绩啊,纷纷称颂袁天罡,袁天罡志得意满,他很享受被人称颂的感觉。
既然打下了吐蕃和阿拔斯,接下来就是派人过去传播大唐文化,把这两个地方的原住民吸纳成为大唐子民。
问题紧接着就出现了,现在大唐的制度是公有制,且不说这两个地方与大唐的宗教文化冲突,这公有制的生活方式就不是他们能适应的,于是这两个地方几乎每天都有冲突爆发,混乱无比,袁天罡派军队前去镇压,但效果不大,蛮夷嘛,都这样,不服教化,更何况这个教化跟他们的原本生活理念和方式还有宗教外化相差太大了,极度不适应。
暴乱似乎会传染,紧接着,中原大地也出现暴乱了,原因很简单,百姓们开始饿肚子了。
现在的缴纳农税方式以村为单位,上缴纳税,剩下的粮食全村人当做口粮。
然而这些年大唐粮食产量不知为何,一直上不去,而袁天罡还加重了农税,农民们每日都吃不饱,还要饿肚子下地干活,不干不行啊,得挨鞭子,强制性的。
农民对于什么都可以忍受,但唯独不能接受饿肚子,以前他们的生活多好啊,家里有田,收成高,不仅能吃饱,还能经常开荤,有钱买新衣服什么的,后来武媚娘把农税提上去了,也勉强能吃饱穿暖,现在倒好,田全部收走了,还得饿肚子,每日饥肠辘辘,还得下地干活,他们忍不了了,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动,许多地方都发起了暴乱。
袁天罡又批阅奏疏到深夜,自从他掌权后,奏疏是多路牛毛,即便忙到深夜,也不一定能忙完,他看到这些各地暴乱的奏疏,心情烦躁得一塌糊涂,拥有悠长寿命的他,头上已经开始出现白头发了。
“唉”袁天罡走到甘露殿外,仰头望着漫天星辰,忽然感觉好惆怅,喃喃自语,“我哪里做错了,不应该就是这样吗,我哪里做错了”
第七卷:指点江山868章:治大国如烹小鲜
为了巩固各个地方的政权,袁天罡不得不将军队打散,分派全国各地镇守,威慑百姓,以防暴乱,他也知道,这只能治标不治本,但他也没办法啊,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各地百姓闹腾吧,要粮国库里有,但是不够啊,因为全国各地都在要粮。
派军队分驻各地确实能起到威慑百姓的用,但吐蕃和阿拔斯那两片土地上的蛮夷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威慑得了的,特别是阿拔斯,那里实在太远了,天高皇帝远嘛。
兵力全都分派出去了,长安的兵力就只剩下三万了,这让袁天罡很没有安全感,于是他又征兵二十万,群臣竭力上奏反对,没用。
这下好了,因为现在是募兵制,所有兵马完全靠国家养的,二十万大军啊,养起来需要钱粮吧,这又加重了朝廷的负担,而且在攻打阿拔斯和吐蕃的时候,大量损耗弹药,还损耗了许多迫击炮和步枪,又需要一大笔钱去造军火,否则李浩打来的时候,拿什么去对抗李浩。
弹药是消耗品,可以理解,但迫击炮和步枪怎么会又损耗呢,因为袁天罡所造的迫击炮和步枪不完美,材料不合格,达到使用次数后,就必须报废,否则会有炸膛危险,这是他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为了规避炸膛的风险,所有枪炮达到使用次数限制后,都必须强制报废,所以迄今为止,他的迫击炮和步枪还没怎么发生过炸膛的事,否则肯定会引起军队哗变的。
袁天罡虽然从阿拔斯和吐蕃那里掠夺了许多钱,但军事上的用钱实在太多了,为了对付李浩的海上船队,他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大力扶持海军,造船,建钢厂,造大炮,虽然大炮造价昂贵,但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造,而且每一门大炮的材料都不合格,
醉卧花间.C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