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花间.C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听到李浩的话后先是一愣,随即笑问:“你就是李浩十四岁”
李浩直起腰来,垂头回答:“回陛下,草民正是李浩,今年十四岁。”
李世民又问:“方才那番话是谁教你的”
李浩回答:“没谁教草民,
是草民自己想的,文成武德,乃是事实,千秋万载一统天下,乃是草民的期许。”
众大臣这下不得不服了,能把马屁解释得如此正大光明,这也是一种本事啊。
李世民微笑点头,心情不错,他虽然不爱听马屁,不过那仅针对于大臣,对于百姓的话,他还是很爱听的,他更喜欢听百姓称赞自己,因为那样就证明自己是个明君,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天可汗李世民也不例外。
李世民笑着看向魏征,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一个简短的眼神交流已经足够传达很多信息,李世民的这个简单动就是一句话:“看,田舍翁乡巴佬,老子不是昏君,是明君来的。”
魏征轻轻冷哼,斜睨了一下李浩,不屑喃喃:“溜须拍马,无耻之徒。”
他虽然说得很小声,但大殿很安静,而且还有回音混响效果,于是乎,这个声音就被放大了,放大到每个人都能清楚听见,李世民很尴尬。
李浩也很尴尬,魏征我和你什么仇什怨你干么老是挤兑老子
“咳咳”李世民轻咳一声,掩饰尴尬,岔开话题,道,“给众卿介绍一下,此少年姓李名浩,沧州文德人,三年前因沧州瘟疫逃荒到了许州临北县,这次河南道大疫,来势凶猛,四州齐现瘟疫,朕原本以为河南百姓又要遭遇一场浩劫了,没想到李浩献出一纸药方,药到疫除,前日朕已接到河南道各州府文牒,此次瘟疫,只有三百三十三百姓遭难。”
李世民说到这里,忽然停住,只见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均都认为死的人太少了,这是实话,通常按照这种瘟疫的幅度,死上万把人那都是小菜一碟,没想到最后只死了三百多人,绝对算是破纪录了。
众臣低声议论了片刻,房玄龄出列道:“陛下,李浩大义献方,救万民于水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陛下以铁律治国,向来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臣以为李浩功劳甚大,不得不赏。”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其实他说的算是废话,不赏赐李浩的话,那要李浩上殿来干嘛,不过任何事都讲究一个过场和仪式,朝堂上的事更加讲究表面文章。
“嗯。”
李世民点头问向李浩,“李浩,你要何赏赐啊”
李浩知道,自己的赏赐早已内定,自己就算说了也没用,李世民这是在试探他呢,好在他早有准备,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条,缓缓道:“陛下,草民乃大唐子民,怎敢见大唐的子民陷水深火热而熟视无睹,所以才献出治疗鼠疫的药方,陛下只要将那药方传至各县,以后就算鼠疫再犯,也不足为惧。”
李世民见他答非所问,有点困惑,又见他手中捧着一张纸条,便问:“这便是那治疗鼠疫的药方”
“不是。”
李浩摇头,“这是预防天花的妙法。”
“哗”此言一出,满场哗然,众朝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连李世民都震惊不已。
古代最常见的瘟疫有两种,一为天花,二为鼠疫,死亡率极高,传染性极强,李浩刚献出了一个治疗鼠疫的药方,现在又说自己手里的纸条上写着预防天花的妙法,这怎能不让人吃惊。
若是其他人说出这样的话,李世民肯定不信,然而李浩不同,因为李浩已经献出一个神奇的药方了,现在再献出一个方子也不奇怪,赶忙对身旁的近侍道:“快呈上来”
近侍太监踩着碎步来到李浩面前,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纸条,宛若捧着珍宝一般走回李世民身旁,双脚虽然在走,然而双手却丝毫没有颠簸,减震效果极佳。
李世民从近侍手中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两条眉毛顿时飞了起来,嘴巴一咧,“嘶”地倒吸了一口长气,这字太烂了
“这字是你写的”
“回陛下,是草民亲手所写。”
“你这字”李世民望着纸条上的字,表情很精彩,本想挤兑他两句,想想对方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最后还是罢,轻叹一声开始看纸条上的内容。
过了许久,李世民合上纸条,望着李浩,问:“李浩,这所谓的种牛痘疫苗法当真可以预防天花”
李浩坦然回答:“回陛下,是的。”
“倘若不行呢”李世民问,问出口后他就后悔了,自己这是逼他立“军令状”呢,这么一个俊朗少年,还于国有大功,万一他立了“军令状”,再万一种牛痘的法子有问题,那一个刚立了救民大功的少年就要殒命了,然而皇帝金口以开,说过的话不好收回,他也只能看李浩怎么回答了。
李浩一直按照程咬金的吩咐,垂着头,不敢看李世民,听到李世民的话后,他也很不爽,虽说他对种牛痘的方法有信心,可这毕竟是在古代,技术和设施都跟不上,自己一次试验都没做过,怎么敢打包票,只能无奈地回答:“倘若不行,陛下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这话一出口,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就连李世民都愣愣地望着李浩,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真是胆子太大了,不对,是胆子太小,李世民忽然感觉看不透眼前这少年,若说他胆小,他敢这样回自己的话,难道不怕杀头吗若说他胆大,连立个“军令状”都不敢,胆子都被狗吃了
李世民将手中纸条递给身旁的近侍太监,转头问李浩:“李浩,你识字吗”
李浩:“回陛下,草民读过几年书。”
“回去多练练字。”
李世民还在为李浩的烂字纠结。
“是陛下。”
李浩心想,“老子字烂关你毛事,老子就是不喜欢用毛笔,怎么了”
“李浩听赏”李世民忽然抬高了声音,满面威仪地道,“沧州李浩,献方救国,忠心可嘉,朕予厚赏,封李浩为从九品太医院医正,赏良田五十亩,钱千贯”
这赏赐挺不错,官,田,钱全有了,李浩倒不在意官和田,他最在意的是钱,一千贯钱,相当于一千两银子,李浩好失望,跟他预想的赏金差太远了,自己一个方子可是救了上万人的性命呢,看书nsnt才给一千贯钱,李世民好小气,还天可汗呢,简直就是守财奴。
其实一千贯钱不算少了,唐朝的物价很低,铜钱购买力很高,一文钱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一贯钱是一千文,那一千贯就是一百万,一百万啊一百万。
不过李浩这次的功劳确实太大了,他不仅平息了这场瘟疫,以后就算再出现鼠疫,也完全不用怕了,而且只要种牛痘的方法普及全国,天花将会绝迹,这样的功劳,几乎比得上灭掉一个小国家的军功了,所以李浩才认为赏金太少。
听到这个封赏后,房玄龄忽然朝长孙无忌抛了个媚眼,这是他们二人长年练就出来的朝会专用技能,叫做“眼神交流法”,不用说话,只要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出自己意思,房玄龄的这个眼神意思很简单:“不对啊,昨晚商量的不是赏田三十亩,钱五百贯吗”
长孙无忌回了一个眼神,附带信息:“没看到他又献出了一个预防天花的方子吗”
房玄龄点了点头。
李世民说完赏赐后,意犹未尽,望着一直没有抬头的李浩,忽然觉得这少年很好,有忠君报国之心,似乎还有点才,这正是他喜欢的人才类型,他开科举制度时曾说过,要让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李浩不就是可以培育的人才嘛。
他犹豫了许久,忽然又开口道:“另外加封李浩为蓝田县男,赐宅一座。”
此言一出,众臣再次哗然,房玄龄又朝长孙无忌抛媚眼了:“昨晚跟陛下商量的时候有说封爵吗”
长孙无忌回个白眼:“你问老子,老子问谁”
正文一十二章:君臣骂战
大唐立国,功臣太多,李渊还是比较厚道的,给许多功臣都封了爵,不像某些暴发户皇帝,喜欢诛杀功臣。
可等到李世民上位后,他忽然发现问题了,大唐的爵太多了,你也是爵,他也是爵,好嘛,大家都是爵,这下李二不开心了,爵位这玩意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世袭,朝廷要负责养着他们,养完本人还要养他们儿子,养完儿子养孙子。
做过父亲的人都知道,养孩子好累的,同时养很多个孩子更累,李世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于是他决定,以后若不是绝大战功,不轻易封爵,许多朝臣们也纷纷点赞,为啥,因为爵位太多的话那些已经封爵的大臣就没有优越感了。
就好像爱疯手机,当人人都有爱疯手机的时候,你还能拿出来装逼吗,答案是不能,因为那已经是大街货了。
李世民对于封爵十分苛刻,而且还制定了爵位削减制度,就是爵位每世袭一次,就削减一级,对封爵吝啬无比的李世民今天忽然要给李浩封爵,大家都很吃惊,就连李世民说完之后都有点后悔:“唉,我特么嘴怎么这么快。”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魏征忽然越众而出,站在大殿正中,中气完足地高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李世民看到魏征出来反对,好开森,正好没办法反悔呢,只要魏征给自己找个台阶,自己立刻就下来,他装模样地问:“魏卿家因何反对啊”
魏征义正言辞地道:“臣反对封李浩爵位,原因有三,第一李浩年方十四,尚未成年陛下若在他这个年纪给他封爵,是溺非宠。”
“嗯,魏卿家言之有理。”
李世民很配合地点头,心中暗喜,“说得好啊,不愧是魏征,这就给朕找到一条台阶了。”
他刚准备撤销自己刚才的封爵赏赐,魏征却抢先说了:“第二,陛下曾于贞观二年当庭说过,以后封爵只封战功卓绝者,其他一律不予爵位,陛下现在又要给李浩封爵,岂不自相矛盾,有食言而肥之嫌
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不开心了,说好的给我台阶下的呢,怎么突然打我脸了,他皱了皱眉,不满地道:“魏卿家此言说重了吧。”
“一点都不重,老臣所说乃是事实。”
魏征一点都不给李世民面子,继续滔滔不绝,“臣反对封李浩为爵的第三个原因,便是因为李浩为人懒散,生性跳脱,一旦封爵,难免会成为大唐的一条蛀虫,啃食社稷精髓,倘若朝堂之上多几个这样的人,那么大唐离亡国便不远了。”
“够了”李世民大声打断了魏征,怒道,“魏卿家,你难道便这么盼着朕的大唐亡国吗”
魏征一躬身,不卑不亢的道:“陛下说错了,大唐乃是百姓的大唐,不是陛下的,陛下只是暂管天下而已,民亦载舟,民亦覆舟。”
李世民气得脸都变了颜色,这些大道理魏征早已跟他说过,他都懂,也一直尽力这么去做了,但现在不是这些道理的问题,而是面子的问题,李世民是谁,天可汗耶,天底下最强大的男人,没有之一,魏征几次三番地甩他脸子,他能不生气最重要的是,今天有外人在场耶,谁是外人李浩就是外人。
李浩只是个布衣百姓,不属于朝堂,他要是回去后跟村民百姓们说:“啊呀,我在朝会上看到魏征当庭给皇帝甩脸子,好威风,好厉害,魏征真是咱们大唐的第一贤臣,国之柱石”
魏征的名声上去了,李世民却成了他的垫脚石,
李世民是甘心做垫脚石的人吗,很明显,他不是。
李世民理了理思绪,开始反击魏征:“魏卿家,你危言耸听的功夫又见长进了,朕只不过是要封李浩一个爵位而已,你却说要亡国,当我当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唐江山是泥捏的吗”
李世民还是很有辩论策略的,他之前说“朕的大唐”被魏征抓住了把柄,他就对此避而不谈,把话题扯回到之前的问题上,来,魏征,咱继续谈谈亡国的问题。
论打架,魏征自知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说到辩论,魏征就没怕过谁,慷慨激昂地回答:“陛下殊不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乎,封李浩此等蛀虫为爵,便是在长堤之上掘坑,此等不智之举,实乃昏君所为。”
“混账”李世民一听昏君二字,再也忍不住了,什么辩论,去他娘的辩论,我这暴脾气。
李世民站起身来,指着魏征,瞪眼大喝:“田舍翁乡巴佬,你三番四次于朝堂之上公然羞辱朕,真当朕不敢杀你吗”
魏征没想到李世民居然跟自己翻脸,立刻开启撕逼模式:“我魏征顶天立地,所言所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真灵九转》《我在大夏窃神权》《野火》《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捻转步舞曲[花滑]》《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穿书后成了狼孩》《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