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了

分节阅读 674

《朱门风流》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了chongshengle.com

几天,朝中便有明旨,调张軏任云南都指挥使司任都指挥佥事,调张輗于陕西都指挥使司任都指挥同知。

虽说这不算是黜降,可两人都是河间王张嫡支,又是英国公张辅的弟弟,一个被远远发落到了云南,一个被黜降到了陕西,这处置不可谓不重。毕竟,不过是属下管事“误收留”了自净奴,并不是本身有什么大差池,比起越王府豪奴致人死地种种事由要轻微得多了。

旨意一下,震动的不单单是朝中,张軏和张輗自然是怒不可挡。平常往来得并不多的兄弟俩碰了一下头,两相一印证,就得出了他们的结论来。张輗对朝堂大事素来就是一知半解,因而分析解释的自然是张軏。在他看来,若不是为了那个本家侄儿张越能执掌兵部,张辅不会丢掉中军都督府都督这个职位,没了兵权。而即便如此,皇帝还要频频敲打,自然是为了不让张家人能够坐大。于是,兄弟俩喝了三杯壮胆子,让人打听好了消息,一得知这天傍晚张越散衙就去了铁狮子胡同的英国公园,两人立刻带了几个家丁,快马加鞭赶了过去。

时值初夏,太阳落山晚,已经是酉正一刻,西边却还能看到红艳艳的日头。几个人在夕阳的余晖下抵达了英国公园门口。瞧见两个门房迎了上来,一骑当先的张輗也不理会,挥舞马鞭把人驱赶开来之后,就和张軏径直从西角门冲了进去。他们两个可以这般肆无忌惮,那跟着的亲随护卫就不敢这么嚣张了,一个个慌忙跳下了马。有的上前扶起跌倒在地的门房,有的则是慌忙对人通报,但已经是晚了,张軏张輗兄弟已经是纵马消失在了园中。

虽说是盛怒而来,但张輗和张軏毕竟还是害怕张辅那冷脸,因而骑马转过夹道,到了一扇角门边上,就都下了马来,也不理会那个迎上前来屈膝行礼的媳妇,气咻咻地进了门去。才走没多远,张輗就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阵呼唤,扭头见是荣善,他立时拉住了张軏,兄弟俩遂神情不善地等在了那儿。

“二老爷,三老爷”荣善已经是一大把年纪,这会儿得着讯息就一溜小跑冲了过来,着实是累得不轻,即便如此,他仍是礼数周全见过了两人,这才喘着粗气说道“老爷正和越少爷在书房中商量事情,若是二老爷三老爷有事,小的立刻叫人去通报一声。”

“在书房正好,我还正愁找不到人呢”张軏嘿嘿笑了一声,再也不理会荣善,拉上张輗就往书房的方向去了。

见着这光景,荣善大吃一惊,只一思量就猜到了两人这回来怕不是兴师问罪。可是,这会儿要上前阻拦已经是来不及,况且那两位主儿从小就是恃强斗狠的,下人一个不好则是动辄打骂,他总不能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在原地想了一会,他一把抓过背后的一个小厮,沉声吩咐其抄小道过去先报个信,旋即就急匆匆地往另一边去。当务之急,也只能先去把夫人请过来,毕竟是长嫂,兴许能镇压得住。

张辅一口气说了十几桩事情,张輗最初还撑得住,可到后头几桩的时候,他就吃不消了,只能用求救的目光看着拉他一块来的张軏。

可听到刚刚那番话,张軏也是心里直打鼓。果然,张辅训斥完了张輗,旋即便扭头看着他,那语气竟是比之前更加严峻。

“还有你老二不过是贪得无厌糊涂透顶,你呢,心比天高,却尽用那些不入流的手段早先到汉藩去传旨的那一遭,被汉世子算计,染指了王妃的表妹,可是有的后来以为这事情瞒过去了,于是和李茂芳有些不清不楚的勾连,可是有的还有,这次居然听越王的算计越哥,真是亏你做得出来,你以为人家是好心不成”

与张輗的那些事情相比,这些事情却是涉及重罪,因而张軏固然是浑身冰冷,就连张輗也不知不觉地往旁边退了两步,竭力拉开自己和这位兄弟的距离。眼见此时的情形有些僵,一直没开腔的张越不得不轻轻咳嗽了一声。

“輗二叔,軏三叔,我不妨说一句实话,此次你二人的任命虽说是兵部推举,我也回避了,但按照许侍郎的本意,并不是让你们去云南和陕西。当初选定的地方是南直隶和河南,一个靠近南京,一个离开封老家不远,但题奏送上去之后,是皇上亲自改的地方。”

果然,此话一出,刚刚对他开口说话还皱起眉头的张輗一下子呆住了,张軏更是想到了某种让人心悸的可能,竟是一个站立不稳,跌坐在了椅子上。眼见这般情形,张越便叹了一口气说:“如若你们不信,尽可从中官处打听消息。不过我之前得到的皇上朱批,倒是可以给你们瞧一眼。”

张越转身从张辅那书桌上取来了一本折子,又递给了张輗张軏两人。他这般坦然,兄弟俩就有些迟疑了,最后还是张輗按捺不住,接过来展开到最后一瞧,果然是看见了那鲜红的朱批,那字迹赫然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当看到上头竟是说他们俩“将门之后,名不副实,若不加以训导,他日必有辱家名”的时候,两人对视一眼,各自都看清楚了对方眼中的恐惧。

当今天子可不是平民百姓想象中的那么宽容否则,汉藩之乱也不会牵连到那许多人被处死被黜落被编戍,此次晋王之事可是有处死的流言散布开来

盛气而来的张輗张軏在书房呆了不到半个时辰便狼狈告辞离去,张辅在那边扮黑脸,而张越为晚辈,则是在一旁扮白脸,又向两人许了些好处,因而两人离开的时候怨气也差不多消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惊悸。这倒是让闻讯赶来的王夫人有些意外,进屋之后问过果真无事,她方才如释重负地离开,又令人捎信给前院的荣善,让其不必担忧。

碍事的人总算走了,张越顿时松了一口大气,而张辅则是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又回了位子上坐下,又叹道:“你想得比我周到,我从前只是想一味让他们走正路,却没想到人不是贪名就是贪利,他们没了正当途径,少不得走歪路子。你既然能带挈他们多些银钱,他们便能把那芥蒂抛开至少是暂时抛开。不说这些了,总之他俩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你也能放下一桩心事,毕竟,这两个长辈可不好办。”

张越看着露出笑意的张辅,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随即才轻轻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这次多亏了您,否则他们若是真的寻上家里去,我就招架不住了。”

第十七卷儿孙福第103章金枝叶

弘文阁经筵至今为止已经开了四次,但直到四月十五为正,尽管有好几位官员因为建言而受了提拔,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因而简在帝心,可归根结底,终究是没有讨论出一个结论来。可四月十五这一日,当乱哄哄的一番议论到了尾声的时候,从来都只是默默壁上观的大佬们仍然仿佛一个个菩萨一般,或赞许或欣赏或厌烦或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些刚刚还侃侃而谈,这会儿却齐齐闭上了嘀的朝臣们。可出乎意料的是,只是在一次经筵之后赋诗一首赐群臣的朱瞻基,竟没有由得太监高声结束此次经筵,而是站起身来。

“下一次弘文阁经筵之后的议题是赋役和军户,诸卿回去之后,可以告诉同僚,好好地想一想。我朝赋役原是定的轻省,但如今多年过去,欠赋的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逃避差役,每年户籍黄册上流失的人户动辄数以千计,而江南湖广一带,臆户尤多。而诸如船户等他户,常以解物送京为苦。至于军户,民皆言军户乃是贱役,由是军户流失亦多,兵部武库司勾补军户,常常是勾无可勾。而九边以军户屯田,以至于鞑虏犯边动辄死伤甚多,便是因为心思全都在军田上”

皇帝洋洋洒洒说了一盏茶功夫,但下头听的人虽仔细,心中却无不犯嘀咕。这前头的三件事呢是究竟搁置下去暂且不提,还是已经有了决断话说回来,前些时候都察院御史们沸沸扬扬的上奏风波,也有不少是涉及此事的,究竟是怎么个结局可是,一双双眼睛看来看去,终究是一个老成的翰林侍读学士待皇帝说完示意的时候,出列躬下身去。

“皇上,那此前所议三事”

“此前所议三事,到今日为止。下次经筵,朕会宣布相应事宜。”

这便是尘埃落定的意思了。一时间,群臣自是不敢追问,只见着部阁大臣又是留了下来时,好些人都投过去了殷羡的一眼。只是,刚刚从南京赶过来的户部尚书黄福虽是填补了一个尚书的空缺,但六部之中,刑部、工部、兵部的掌印堂上官依旧是空着。自永乐以来,朝政日趋稳固,六部尚书几乎是不曾动过,倒是侍郎偶尔会有变动,再没有此次这般空缺人的情形。只虽是巴望着位子,可先头兵部一个右侍郎人选就用了好几个月方才决定,众人自也是不敢用太过激烈的手段。

而翰林们则是想着杨溥到现在还未挂上大学士的头衔,对于入阁的期冀就更低了。几位阁老之中,如杨士奇杨荣已经执掌阁务二十余年,看情形仿佛至少还能干上十几年,黄淮是致仕了,金幼孜每每生病,杜桢却是春夏秋冬连个风寒头疼都少,如今杨荣去了云南,剩下三个人执掌机务,硬是水泼不进,张瑛陈山说退出就退出,竟是连一丝复起的希望都没有。

朝堂之上,留给他们这些壮年派说话的地方,就只一个弘文阁了。

没被别人算进壮年派里头的张越,随同众部阁大佬在文华殿说了一小会话之后,便和其余人一块退了出来,可才到门口就被御用监太监王瑾截了回去。这一次,他却是径直跟到了乾清宫,却是陪着朱瞻基商议藩王之事。当他说唐宋皇族宗室几乎无谋逆事的时候,朱瞻基的脸色不禁变了一变,随即又摇了摇头。

“朕知道你的意思。汉时也是高祖定下制度,可到了文帝景帝的时候就已经起了变化,待到汉武帝之后,藩王权柄已经是削得几乎没了。但本朝亦是如此,藩王最初带甲护卫少则九千,多则万五,如今却几乎没几个亲藩还保留着护卫。杨卿之前提过,若是加上亲藩不得擅离封地,不得擅请朝请,不得侵占民田等等,应该已经足够了。”

杨士奇这是老成持重,生怕宗藩事逼得太狠,因而闹出更不可开交的事情来一一汉时的七王之乱,再加上后来陆陆续续的动乱,不但是晁猎死了,而且还牵连到了更多的人,因而他深信杨士奇亦是不想让杜桢深陷泥沼一一可是,想到那位岳父兼恩师的性子,他仍是摇了摇头说:“皇上,如今亲藩确实是没了当日的权柄,却架不住人多。几家大藩的郡王乃至馈国将军等等加在一块,已经占到了皇族的一多半。这些人不能科举不能做官,自然更不会去种田经商。一直闷在那儿,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会不得消停。”

静则思动,动则思变。

这八个字不用张越提醒,朱瞻基自然知道。他倒还没有答应杨士奇的提议,只是觉得,庶子不承爵这一条有些苛刻。可是,毕竟亲王纳夫人有定数是洪武初年就定了,上宗谱的规定亦是如此,只是一直以来没有从严执行。嗯想自己的兄弟中因无子绝封的就有两个,而其他的宗藩却是连封郡王的地方都没了。因而思前想后,他最终便点了点头。

“也罢,没有封爵的,便准农商。至于降等袭爵且自下而行。”

张越倒不是没想过把那些没法承袭爵位的皇室宗亲封到海外去一一大明神威舰传回来的消息不断,在海外也不是没有富庶的地方。只是,在如今这种乡土情最重的年代,贸贸然提出这个实在还不是时候。因圣,在又同皇帝商议了一阵子武举的细务之后,他就站起身来,可告退的话还没出口,一个人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

“皇上,皇上,吴嫔吴嫔要生了”

朱瞻基于吴嫔的情分只不过是寻常,更因为之前的宫变亦有那个未出世孩子的缘故,一度是有些心里不痛快,但毕竟子嗣艰难,也因张太后的劝去瞧过好几次。此时听到这话,他不禁霍地站起身来,脸上又惊又怒。

“那几个御医不是说少说也得半个月之后吗”

范弘急得满头大汗,忙解释说:“听宫人说,吴嫔是早上起来活动的时候动了胎气,请了太医去瞧之后,发现当是早产,所以这会儿稳婆太医等等都已经在那儿了。回禀太后的时候,太后已经吩咐下去,一定得保着孩子,毕竟如今是四月,天气正炎热,阳气重,就算半产也能保得下来。”

“那还啰嗦干什么,去那儿守着”

朱瞻基终于是顾不得那么多了,厉声吩咐了一句,见范弘连声答应便一溜烟走了,他这才发现张越还在,不禁有些挂不下脸去,半晌才叹气道:“朕倒是羡慕你,膝下两儿两女,家中妻子还又有了身孕。朕如今统共才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为着这个,也不知道被太后教训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有多少文武在那儿悬心元节,要是这胎是儿子便罢,要是得了一个女儿,你那边又是儿子,朕把她许给你的儿子怎样”

这已经不是皇帝第一次提这事了,可这一回的口气却不像是之前的开玩笑。张越正怔忡间,就只见皇帝背着手从书案后头走了出来,到了面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几眼。

“朕知道你顾虑什么,要知道,当初是有大臣提过,勋戚专权非福,所以朕的两个舅舅一个承袭了彭城伯,一个卸了兵权。洪武年间,公主多是联姻勋戚,日子过得却还算美满,可是到了朕的几位姑姑,有的嫁的还算美满,有的却是英年早逝,还有的则是生出了李茂芳这样的混账朕不是想逼着你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青连浮沉录》《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地主家没有余粮啦》《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带着超市大逃亡》《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府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家娘子太体贴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继兄不善乱世种田日常大宋小农民最狂上门女婿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朕,剩者为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在水浒做奸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朕,乃万岁!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小说家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春枝缠倒拔三国明末:边军不退金玉满唐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明风流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