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王》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了chongshengle.com
那一角并没有隐藏在匣盖之上。
林天一现在就是使用排除法来寻找传国玺残缺的那一角到底藏在匣子什么地方。
取出那块璧放到一旁,将木匣中铺垫的红绫也扯了出来丢弃一旁,手中只剩下了一个乌漆漆光秃秃的乌木匣子了,可是鉴定术的提醒却明白无误的给了他两个提示:
铁力乌木印绶匣,初始元年公元8年制,估值之间。
传国玺缺失一角,初始元年腊月初一公元8年残破,估值:无价。
林天一确定传国玺残缺的那一角肯定就在手中的匣子里,可是匣子已经是空空如也,林天一翻来调去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可疑的地方。
妈的,拆了它。
铁力乌木匣子再珍贵,也不及传国玺的百万分之一,哪怕只是一块残缺的小角,也根本不是铁力乌木匣子可以比拟的。
林天一在房子里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趁手的工具,地下车库里他的摩托车上倒是有一套简易工具,不过林天一实在懒得再跑到地下车库去把工具取来。
于是,林天一的手中多了一把菜刀。
这也是他在这间房子里唯一能找到的工具了。
双手握着菜刀,林天一就像瞪着隔壁老王一样运起了自己全身的气势,这气势一点一点的攀升,终于上升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
林天一嘿的一声大吼,菜刀刷的落下放到了茶几上。
林天一欲哭无泪的双手抱起铁力乌木匣:“你大爷,传国玺那一角到底藏在哪儿啊。”
终归是价值12万到15万之间的铁力乌木匣啊,林天一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古代的木匠实在是太牛逼了,就这么一个乌木匣子,竟然做的浑然天成,林天一就像是捧着一个乌龟壳一样,找不到任何一点可以下口的地方。
第58章拜师
捧着手中的铁力乌木匣子,林天一愁肠百结,其实他也分析出来了,传国玺残缺的那一角如果在这个匣子里,那么必定会藏在匣底的木板之中。
拥有超常的目力,林天一就算不用尺子量,他也看出这个铁力乌木匣子的底部木板较之四壁的木板要稍稍的厚出了一些,从木板底部四周露出的纹路来看,底部木板肯定是一块完整的木板,并非拼凑而成,乍看到这个假象,人们就算察觉底部木板比四壁木板稍厚了那么一些,恐怕也不会怀疑木板中还藏有其它的东西。
可是这却无法欺骗过林天一的鉴定术,鉴定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了,传国玺残缺的那一角就在他手中,可是偏偏的他却无法拆开这个匣子,除非,他舍得把这个铁力乌木匣子破坏掉。
使用蛮力是肯定可以把这个匣子拆开的,林天一舍不得破坏这个铁力乌木匣子只是一方面,他最担心的是如果自己使用蛮力拆开了这个匣子,万一要是对藏在木板中的传国玺那一角造成意外伤害,那他恐怕连死的心都有了。
林天一正抱着匣子发愁,这时他放在茶几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林天一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急忙放下匣子把电话接了起来:“皓儿,这么早给我打电话,有啥事”
“还早,都七点多了,你怎么没过来吃早饭”
我去,林天一急忙回头看向窗外,窗外火红的大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
捧着个空匣子竟然发了两个小时的呆,这也没谁了。
林天一急忙对着电话说道:“我这就过去,你等我送你去上学。”
“谁用你送。”
唐皓儿脱口而出,随即似乎觉得说的太生硬了,急忙又弥补道:“今天是星期六,不用上学,笨蛋。”
林天一干笑着哦了一声,唐皓儿说道:“你快点过来吧,老爸一大早就出去了,今天是你正式拜师的日子,老头子可郑重呢。”
林天一应了一声,唐皓儿似乎也找不到什么话说,催促了一句挂断电话。
林天一车技那么好,唐皓儿才不用担心林天一开摩托车赶时间会出什么意外呢。
林天一抱着铁力乌木匣子在屋子里转了半天,到最后找了两把椅子叠起来将乌木匣子放到了厨房的天花板上,虽然还有些担心,可是暂时也只能先这样了。
今天是正式拜师的日子,该送师父点什么东西当拜师礼呢
金质淳化通宝供养钱貌似太贵重了一些,上千万的价值恐怕会吓到唐墨林。
银质淳化通宝供养钱将近百万的价值,似乎也太贵重了一些。
倒不是林天一舍得不拿这些东西孝敬唐墨林,这些宝贝虽然价值昂贵,可是对林天一来说还是不难得到的。
林天一的目光落在那三件实际是两件的汝窑瓷上,这东西更珍贵了,鉴定术给那个天青釉葵口笔洗的估值是1500万至2000万之间,给那套粉青釉刻花盏的估值在2200万至2400万之间。
天命系统也没说这三件汝窑瓷怎么处理,林天一倒是舍得拿出一件来送给唐墨林,可是这来处却说不清啊。
汝窑瓷器,存世的仅六十五件半,用捡漏的说法解释出处肯定是不行的。
捡漏捡到汝窑瓷,你当别人都是傻子
最终,林天一的目光还是落在了那块山寨版的战国璧上了。
虽然是山寨版的,可是怎么说也是自己从北宋带回来的,岫岩虽然名声不小可是价值却不高,用这个做拜师礼应该能行吧
连林天一自己都觉得拿着个山寨货做拜师礼显得有点磕碜,可是他也是在找不出更合适的东西了。
算了,先这样吧,拜师礼就是走个过场,自己以后多孝敬老爷子点好宝贝不就得了,何必要做给别人看。
揣好璧,乘电梯直接下到地下停车场。
空荡荡的停车场里只放着林天一一辆国产神车,也是够逗的。
开车来到老街古玩市场,生子竟然在汲古斋门口等着林天一。
生子拉着林天一的胳膊笑呵呵的说道:“天一,我已经找好铺面了,就是街尾老王的那家文玩店,他儿子接他到加拿大移民,他把店便宜转给我了,一共十二万。”
林天一笑呵呵的拱手说道:“那我先恭喜生子老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生子老脸红了一下,他已经下定决心在营业执照办下来之前绝不告诉林天一他才是未来旧书斋的大老板,省得林天一又跟他推诿。
林天一询问生子老爸的病情,生子笑着说道:“我爸的病是慢性病,想要根治就得花很多钱,村里条件不好一直就靠唐叔给开的药方撑着,这回好了,等咱们的店干起来,我就把我爸妈都接到市里来,看病生活都方便一些。”
林天一笑笑并没有听出生子所说的咱们的店是什么意思,说句实话,有这两天的经历,他还真没把一家旧书店当一回事,就算当初还给生子那几张苏三珍,他当时虽然觉得有些肉疼,可是事后想想也就释然了。
有什么比多个朋友更重要
更何况,天命系统还奖励给他一个人格魅力1的奖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也没亏着什么。
而且,现在的林天一确实也看不上几张苏三珍了,家里那一大堆淳化通宝供养钱已经妥妥的造就了他这一个世人所不知的亿万富翁,他如果想搞钱的话,随便穿越一次恐怕都能搞回上千万回来,几十万的苏三珍都不值得他浪费一来一回两次穿越机会。
他不当回事可以,可是生子却不能不当回事,不然生子也不会等在门口专门向林天一汇报开店的进程了。
走进店里,唐皓儿正在擦拭架子上的古玩,林天一急忙走过去抢过唐皓儿手里的抹布讪笑道:“不好意思今天来晚了,那啥,这种粗活我来就行,你歇着吧。”
唐皓儿翻了林天一一眼:“你没来之前都是我在干,我又不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
林天一擦拭着眼前的一个梅瓶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不是大小姐,可是不久之后你就要成为大歌星了,如果将来让人知道我让大歌星打扫卫生,你那些粉丝估计得把我猪肉白菜炖粉条子了。”
唐皓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生子眨着眼睛站在俩人身后问道:“什么大歌星,皓儿你要去唱歌”
“还没谱呢,别听他瞎说。对了,你们俩吃过早点没有,我还给你们留了早点。”
这时店门外走进来几个人,走在前面的一个老者进门就开始道喜:“墨林老弟,我给你道喜来了。”
第59章赝品
今天是唐墨林正式收徒弟的大日子,唐墨林知交好友陆陆续续全都到了,不过林天一只认识那位曾经见过一面的聚宝盆老板张洪波。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大华唱片公司的总裁刘冰和那个经纪人丁倩也来了,他们自然不是专程前来观礼的,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古玩行里的拜师礼因人而异可简可奢,有的随便喊一声师父就已经确定师徒关系了,像唐墨林这样大张旗鼓的搞一个拜师仪式,这是完全按照老例来的,是最正统的拜师仪式,代表的是传承。
林天一三叩奉茶,唐墨林接过茶杯严肃的给林天一讲了一番古玩行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喝了口茶,这个拜师礼就算是礼成了,从此林天一就是唐墨林正式的徒弟。
席开三桌,林天一给唐墨林敬酒之后,从口袋里掏出来那块岫岩璧双手捧到唐墨林面前,恭敬的说道:“师父,我淘弄到一个小玩意,孝敬给您。”
“岫岩的战国璧呵呵,老唐,你这个徒弟不简单啊。”
唐墨林身边的一个老者笑呵呵的说道。
说实话,一块岫岩的战国璧虽然珍贵,可是却也并不罕见。现在市面上从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器很多,古人好,璧、琮、圭、璋等传统礼仪器都有很多流传下来,尤其是璧存世的数量更多,其价值不一而足,好的上千万,一般品相的几百块钱也能买到,主要看质、种类、纹饰,比较普通的有谷纹璧、蒲纹璧、小勾云纹璧,如果是那些孔内带有异兽的璧、轮廓之外饰有鸟纹的璧、双身龙纹与谷纹相结合的璧价值就会高一些。
唐墨林瞪着眼睛骂了林天一一句乱花钱,不过却美滋滋的从林天一手中将璧接了过去,毕竟这是徒弟孝敬给自己东西,钱不在多少,是一番心意。
至于什么宝不过手的规矩在这里自然就不适用了,这又不是做生意,是弟子孝敬给自己的东西,自然是要手把手的接过来,要是放到桌上再取过来反而就不像话了。
坐在唐墨林身边的老者名叫王向南,是唐墨林的知交好友,同时也是礐石市文化局文物研究所的所长,有着一层官方身份,跟唐墨林这个民间组织古玩协会的会长一样,在礐石市古玩圈子里同样是权威般的存在。
王向南从唐墨林手中接过璧,看了几眼笑着说道:“这块璧应该是宋代或者明代的匠人仿造战国璧的式样打造的,也算是一件不错的物件。呵呵,老唐,我现在已经开始羡慕你了,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给我介绍一个,我也收个徒弟。”
好眼力
林天一在心里给王向南挑了一根大拇指,自己是靠鉴定术鉴别古玩的,而人家拿到手中只看了几眼就已经大概看出了这块璧的出处,这份眼力才是实打实的经验积累,比自己可强多了。
唐墨林笑着从王向南手中接回璧,调侃道:“收徒弟靠的是缘分,有缘自然水到渠成。”
说了半截话,唐墨林突然愣了一下,冲着王向南突然哈哈笑了起来:“老家伙,原来你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哈哈”
“看走眼”王向南楞了一下再度看向唐墨林手中的璧。
今天前来观礼的人基本上都是古玩行里的人,此时人们听到礐石市古玩行里最牛逼的两大权威为了一块璧发生了分歧,一时之间人们也都来了兴致凑了过来。
“唐老、王老,这块璧有什么说道你们给大家说道说道。”
“是呀是呀,说道说道让我们跟着长长眼。”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的插话,能听到两大权威对一件古玩产生了分歧,无论最终谁对谁错,这可都是跟着涨姿势的好机会。
唐墨林笑着将璧重新递回给王向南,调侃道:“王所长,再给你个机会,你再仔细看看。”
王向南疑惑的接过璧,这块璧他一上眼就已经从雕工上分辨出来这肯定不是战国时期的物件了,不过看唐墨林得意洋洋的样子,莫非自己真的看走眼了应该不能吧自己可是对历朝历代器的雕刻手法了然于胸啊,这么一个浅显的小物件自己怎么可能看走眼。
王向南翻来覆去的查看着手中的璧,微微蹙起了眉头。
雕工没错,制这块璧的人虽然刻意的模仿战国时期的雕刻手法,可是却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一些宋代的雕刻手法,确切的说,应该是北宋时期的雕工。
北宋时期的雕趋向于细腻,却又保留了一些汉代独有的汉八刀粗犷手法,结果就是粗犷不足,细腻又少了一些极致,给人一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疑惑中的王向南将璧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突然笑了:“老东西,这一次确实是我看走眼了,这块璧没有土气,少了点沧桑。如果我估计没错的话,这块璧应该是十年左右才制完成的。”
唐墨林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似乎能让老朋友看走眼一次才是他今天最愉快的事儿。
而一旁的林天一却是一头黑线,老爷子们,你们不会搞错了吧,这块璧明明是我
老三家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了chongsheng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